【光明日报12月23日】组织党委全委会、常委会专题学习,开展理论研讨、学术交流,举办党团日主题活动……连日来,江南大学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表示:“学校将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学、系统学、持续学、深化学,引领带动广大师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随着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的不断深入,关于江南大学老党员入党初心、奋斗历程感人事迹的文集《红心永向党》在师生中争先传阅,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江南大学“百个支部采访百个老党员”活动的阶段性成果,这是传承和发扬老党员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学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无锡市,被誉为“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江南大学,建校以来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创新形式载体,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激励师生在特色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行动自觉,服务国家战略,着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提质增效、走深走实。
红色宣讲,奏响接续奋斗的时代强音
“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生生不息,带领中华民族迈向复兴腾飞的漫漫长路。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走向胜利,关键在于坚定的信仰。正是有了理想信念,才能在困难挫折面前有坚定的决心去面对并解决它。”88岁高龄的原无锡轻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宗元是新中国第一批政治辅导员,干了一辈子学生工作的他,虽已退休多年,却仍保持着一个习惯,隔一阵子就与江南大学学生对话交流。前不久,他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党史报告,让青年学子如沐春风、受益匪浅。现场聆听的学生隋明悦表示:“听‘老李’讲一次故事,比听旁人解读十个历史文本更有收获。”
一场场红色宣讲在校园接连开展,一个个党史学习教育举措不断出台。江南大学党委系统谋划,创新融合,分层推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深入基层联学导学。讲学结合、讲用结合,以讲促学、以讲促思,党史学习教育的原动力不断被激发。
雷庆子是生物工程学院“百年大党正年轻”党史宣讲团博士团成员。宣讲团成立短短半年多时间,他就跟随团队先后前往北京、嘉兴、遵义等近10个城市,走进20余处红色基地,瞻仰革命先辈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宣讲还得有切身体会。”雷庆子说,“到历史现场开展体验式学习,能将红色基因烙印在心中。”
开展班级宣讲会、小组学习分享会、“实践归来话成长”报告会、红色小话剧,多形式的学习巩固让宣讲团愈发有底气。从最初几人到如今近百人,越来越多的优秀师生加入团队接力宣讲。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宣讲。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团队为50多家单位送上了党史宣讲大餐,听众达近万人次。
聚焦无锡党史上的重要地标、重大事件、典型人物,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寻访红色地标”活动;协同共建“长江思政带”联盟,校地携手打造“田野上的思政课”;组织微党课、微朗读、微故事、微分享……一支支师生宣讲队伍赴机关、入社区、到田间,“人人讲党史,处处是课堂”的氛围日益浓厚。
丰富载体,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
重走“1”条穿越百年的红色线路,打卡“9”个历史大事件闯关点,揭开“21”张惊喜满满的隐藏卡片……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南大学学子以一场别出心裁的沉浸式党史学习校园打卡活动向党告白。
有别于传统课堂的讲授法教学,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课堂新鲜有趣,受到学生追捧。“一次身临其境,胜过多次理论灌输。”商学院学生孟根宝力格说,活动中的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每一处承载着党的历史的地点,都能让他回想起牺牲的先辈们,“当代青年应当主动接过先辈手中的旗帜,挺直腰杆,昂首阔步向前走”。
结合专业特色,学校举办了艺术党课、实境研学、党史展览等文化活动,让红色教育“冒热气”“沾露水”“有泥香”。“一片丹心向阳开”师生文艺汇演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吴为山、盛小华、周延胜来校授课,以音乐、雕塑等形式展示党的建设伟大成就;打造“青年气质博物馆”,以“物”引导思考和追寻当代青年应具备的气质图谱。
日前,正在江南大学图书馆展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馆藏书籍期刊展,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观看。240多幅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历史图片和60多本按时间轴为线索、具有代表性的珍贵书刊,全景式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带领参观者在一份份泛黄的文献中寻找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路径。
线下活动创意满满,线上同样热闹非凡。图书馆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开展“红色书柜”“鼋元学党史”线上荐书活动,为全校师生提供了立体化的党史学习空间;“星火传承长征路,赓续奋进新征程”线上重走长征路活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师生的自发踊跃参与,3119名师生圆满完成活动,45支参赛队伍“胜利会师”。
2021年暑假,江南大学1808支实践团、25521名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到了社会实践活动中,他们通过基层走访、田野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理论宣讲、国情观察,服务乡村振兴,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江南大学副校长张影陆认为,丰富多样的融合创新实践活动更符合当下青年的思想特点,也能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担当时代使命”。
身体力行,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引擎”激发了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也坚定了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法学院教师盖中辉主动请缨赴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上歹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群策群力打造议事凉亭,众筹谋划图书馆体育场等教育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建设电商合作社……他深入扶贫一线,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心怀使命,践行担当,江南大学师生一直在路上。以“学党史、践承诺、见行动”为主题,学校在全校党员中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争当服务群众标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员为身边师生办实事好事。
为提高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学校积极回应师生关切,通过座谈、建立工作台账等方式,深入研究分析,形成了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校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坚持边调研边现场办公,与师生建立有温度的、实实在在的联系。在做好跟踪指导的同时,及时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办学空间拓展等师生集中反映的关键问题和迫切需求。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的力量,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江南大学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运用到学校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中,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凝心聚力、勇攀高峰的氛围日益浓厚。
10月16日举行的2021中国特殊食品大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并落户江南大学。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特殊食品技术创新中心,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将开展特殊食品产品创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质量安全检测、功能与毒理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推动特殊食品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创新发展。
江南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智力积聚等优势,主动对接地方发展需要,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高端技术创新,开展原创性、应用性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学科优势,学校成立了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把食品创新技术研发作为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推动未来食品基础研究和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新路,大幅提升科技辐射能力,入选全国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旗引领’‘党员优先’是学校寻求跨越式发展、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朱庆葆表示,全校师生将站在新的百年起点上,乘势而上、勠力前行,奋力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江南答卷”,为助力我国早日迈入轻工强国行列作出积极贡献。
江南大学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师生文艺汇演。资料图片
江南大学东校门。资料图片
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2/23/nbs.D110000gmrb_01.htm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2/23/nw.D110000gmrb_20211223_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