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12月23日】“一河流淌千年诗画,一城镌刻初心芳华;铭记历史,方可不负未来。今天,我们以一堂实景党课纪念无锡解放72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让我们传承信仰的火种,坚守必胜的信念,发扬先烈的精神……”近日,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晨光以骑行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红色初心之旅。
渡江战役纪念馆、光复门、县前街82号、多寿楼……沿着当年解放无锡的路线,同学们认真参观、聆听讲解,在骑行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法学院学生俞沁元激动地表示:“在行走中近距离体验教科书上的历史,更能激发接续奋斗、报效国家的热忱。”
以“寻找红色地标”为主题,江南大学今年开展了15期“行走的思政课”,通过探访无锡第一党支部、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张闻天故居、秦邦宪故居等17处红色地标,探寻那些见证风云的革命遗迹,重温那些改天换地的红色历史。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启拓教学”改革的实践内容,“行走的思政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进红色地标,来到田间地头,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让师生走出校园,真实感受中国的巨大变化,触摸实实在在的改革发展,深刻领略党的初心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玉生说。
如何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带着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前期专题教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开始试点“启拓教学”改革。徐玉生介绍:“‘启拓教学’以问题导向、课堂互动、思想引领和团队优化为理念,整体性解决长期存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喜爱、不投入、不认同’的问题。”
“启拓教学”建构了“线上+课堂+实践”泛时空场域教学。课堂上,采用轮转教学模式,每位老师精心打磨自己的强项内容,只讲自己最“拿手”的课程,强强联手、“组团”上课;线上,积极开发相关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线以来,累计选课人数近4万,慕课课程浏览量1900万人次。
超常规举措增加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启发性。“每节课都能带来新鲜感。内容接地气了,就容易引起共鸣。”商学院学生原梦给“启拓教学”点了个大大的赞,“改革后的思政课,老师教得带劲儿,学生学得起劲儿,不仅课程内容丰富有意思,还能回归原理,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背后的理论思考。”
课堂外,思政课“外延”出了新渠道。“信仰公开课”“老李讲故事”“宝哥说”等形式丰富的第二课堂,让退伍老兵、抗疫英雄、纪念馆讲解员、援疆教师等走进讲堂,用生动而鲜活的故事、温暖而震撼的内容、朴素而真实的话语,深入阐释信仰的力量。
无限延伸“有限”的思政课堂,江南大学下足了功夫。校领导走上讲台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学术大咖走进思政课堂,协同共建“长江思政带”联盟……一块块思政品牌正在不断被擦亮。
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2/23/nbs.D110000gmrb_01.htm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2/23/nw.D110000gmrb_20211223_2-05.htm